garmin-ironman-doing-cycling-on-road

帶著 Edge 1030 和 Vector 3 陪我上戰場 Ironman Taiwan 5150

文/謝昇諺
 
老實說,自從練鐵人以來,沒有認真研究過功率計,也不知道自己的FTP是多少,在標鐵的賽事中,自行車只有40公里,基本上從上車的那一刻開始,就是盡全力的騎完,平時練習的累積就是為了在比賽中發揮,久而久之,漸漸習慣以體感來判斷比賽中能騎多快,其實也沒什麼戰術,就是盡力騎,不要讓其他選手跟著我就對了。
 
但是轉戰長距離賽事之後,2017年4月在中國柳州的Ironman 70.3賽事中,雖然順利拿到Kona超鐵的資格,但在比賽中依賴自以為敏銳的體感,90公里自行車用40公里的方式騎,騎到60公里之後開始感受到體力流失,後半段的30公里騎得非常辛苦,最後的半馬也跑到體力透支,除了補給策略沒做好之外,自行車項目沒有做好速度和體力的分配也是爆掉的主因。
 
為了讓接下來的長距離賽事能夠突破個人最佳成績,向台灣之光Garmin申請了最新的Vector 3,收到Vector 3的同時,也拿到了新的Edge 1030!為什麼我之前不用Vector 2呢?一方面是因為我習慣踩Shimano Dura-ace卡踏已經6年了,因此一直沒有更換其他系統的踏板,另一方面我是個怪咖,用習慣的東西就不會想再更換,一直到吃了幾次鱉之後,才決定試試Vector 3。

(開箱)

今年初先在焦耳測了FTP/318,好像有點掉漆,但這就是我當時的狀態。將Edge 1030的FTP設定在320,簡單又快速的裝上Vector 3之後,請Specialized Taiwan的Fitting老師Jerry幫我重新設定鞋子扣片的位置,Jerry雖然說可以調整的角度有限,但我幾次踩踏的感覺並沒有跟原先的踏板差太多,踩踏的感覺還不錯,也騎了幾次長距離的訓練,確定踩踏沒有不舒服的狀況之後,在3/17 Ironman Taiwan 5150的賽事中第一次將Edge 1030和Vector 3帶上戰場使用。

(安裝完成)

二週前剛完成Ironman New Zealand(226km),因此這場比賽設定為恢復訓練的練習賽,檢測我的身體恢復狀況以及對強度的接受度。游泳與跑步正常完成即可,自行車要盡力騎,教練收集數據之後,方便幫我安排接下來幾場賽事的策略。自行車40km完成時間碼表計時59:14/大會成績59:39,全程除了盡力地踩之外,每次看錶都保持3秒輸出功率在300瓦以上,下坡時稍微低一點,爬坡稍微高一點,盡量不讓轉速低於85rpm,心跳值就僅供參考,不要讓心跳影響你的速度!考量到當天的風況和自己的身體狀況,離設定的55分目標有段差距,但Vector 3詳細記錄比賽的數據,也讓教練有個參考依據,未來訓練的方向也較明確。

(迴轉數、海拔高度、站姿騎姿時間)
(踩踏平衡、角度等相關數據)

題外話:轉換區真的好長好長…T1+T2就花了7分鐘…昏倒
最後完賽時間:

 (距離為何多了8公里?在轉換區Egde1030碼表遭竊,所幸最後大會有找到,再此#感謝台灣鐵人三項公司!)
Edge 1030的3.5吋螢幕加上全方位導航,在最近幾次練車和這場比賽中,有急轉彎的路段會提早警示,螢幕上會顯示前方有急轉彎,提醒我要注意減速,非常貼心和安全的一項功能!電池壽命20小時,另外也可以搭配專屬的行動電源邊騎邊充電(可參考: https://goo.gl/4NL1eV ),害怕超鐵180km騎太慢沒電嗎?或者想挑戰一日雙塔?Edge 1030一定可以陪你陪到完成挑戰。

(圖片來源: ZIV太陽眼鏡)
(圖片來源: 趴趴牛)

賽後有些朋友問我為什麼騎車的時候都低頭不看路?是在看影片嗎?其實是Edge 1030正顯示著我的輸出功率偏低,完成時間已經超過55分,所以我有點難過得想在最後幾公里把自己榨乾,低頭看著螢幕顯示的數字,心裡撈叨著要自己雙腿用力踩,至少不能超過1小時的門檻,最後40公里低標成達成。從照片看起來,真的好像在看影片喔。